靜脈曲張又稱「靜脈瘤」,是一種靜脈回流障礙導致的血管擴張疾病,算是血管瘤的一種,好發在下肢、食道、直腸等部位,又以下肢最為常見。下肢靜脈曲張早期可能僅是皮膚表層的輕微血管擴張,沒有明顯症狀,女性的比例又比男性高,通常會從搔癢、痠痛、腫脹、疲勞開始,若長期持續未改善,就可能會出現半夜腿部抽筋、藍紫色如蜘蛛網的靜脈、皮膚潰瘍甚至是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等併發症。
靜脈曲張是因為缺氧血液聚積在腿部,壓迫神經或刺激皮膚,便會造成血管腫大或彎曲,就形成了靜脈曲張。經常久站是最主要的原因,也跟遺傳、年齡、靜脈壓力增加(如懷孕、腹部腫瘤)有關。
1.腿部容易發麻僵硬
2.搔癢、腫脹、陣痛、潰瘍、出血
3.半夜抽筋、腿部浮腫
4.皮膚發炎變色
在醫學上靜脈曲張使用CEAP (Clinical, Etiologic, Anatomic, Pathophysiologic)分級,依臨床症狀嚴重程度分為六期。
C0(第0期):外觀沒有靜脈曲張問題
C1(第1期):微細血管擴張 或網狀靜脈擴張
C2(第2期):突出表面的靜脈曲張
C3(第3期):下肢水腫 C4(第4期):合併皮膚病變
C5(第5期):合併已癒合的靜脈性潰瘍
C6(第6期):合併活動性未癒合的靜脈性潰瘍
針對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悠美專業醫師團隊會依照患者的嚴重程度、位置與需求,提供個性化治療服務,也可能採用多種方法同時治療,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
傳統抽除手術需在全身麻醉下進行,先於腹股溝處切一開口,結紮連接深層靜脈及淺層靜脈間之問題血管,再於膝下作另一切口,放入鐵絲,然後將大隱靜脈抽出。因為整條抽出容易破壞血管周圍的組織與神經,因此有較多併發症,術後的傷痕較大且多,患者必須忍受疼痛,回復正常生活時間較久。
以微小切口處理彎曲的小靜脈,優點是可以局部麻醉,傷口於數月後就不明顯,美觀隱痕,缺點是可以處理的數量與長度有限,也花較多的時間。
靜脈曲張雷射治療是一種微創手術,採用局部麻醉或舒眠麻醉的方式,利用超音波引導技術,將雷射光纖導管放入靜脈曲張的血管內,去除大型靜脈曲張症的源頭。不過因能量不穩定,加熱的範圍並不一定均勻,若是靠近皮膚表面會有灼傷的可能性,故要減低能量治療,通常得治療多次,可以作為微創電波後的二線治療或補足治療。
微創電波是歐美目前正流行門診手術。先在膝蓋或腳踝附近開一小傷口,將治療導管導入大隱靜脈內,利用微創電波所釋放的熱能使靜脈壁受熱後自然萎縮閉合。新一代的技術,提供穩定熱能,依照當時治療區段的溫度,改變所需要的治療溫度。確保血管內每個治療區段達到相同的治療效果,不易傷到周圍其他組織。術後不易瘀血疼痛,閉合率接近分之百。不過加熱速度很快,有表面燙傷的可能性,務必要慎選有經驗的醫師執行,非常適合靜脈曲張中重度分期治療。
靜脈膠是一種新式的微創手術,僅需局部麻醉,利用導管將靜脈膠打入病變的靜脈使其閉合,以消除靜脈血液逆流,改善靜脈血液循環的目的。治療時間短,安全性高,術後傷口僅有置入導管的小針孔,術後不需要配合穿著彈性襪,可馬上恢復行走。
利用特殊注射劑施打在靜脈曲張的部位,無菌性破壞血管內膜,使靜脈曲張封閉癒合,特色為無麻醉、僅針孔傷口、無需恢復期,安全有效,術後可馬上下床行走。此方法較適合用於中等大小以下的靜脈曲張,通常建議不只注射一次,減低復發率。
皮膚外用雷射治療,適用於較小型的網狀靜脈曲張,和去除斑點的雷射美容原理一樣,藉由雷射光束使靜脈曲張逐漸消失,能避免傳統手術後所造成的色素沉澱、過敏、疼痛異常等後遺症。悠美專業醫師團隊治療小型靜脈曲張雷射採用針對血管的專一性治療,不傷及其他部位。安全有效、無麻醉、無傷口、無恢復期。
利用特殊注射劑施打在靜脈曲張的部位,無菌性破壞血管內膜,使靜脈曲張封閉癒合,特色為無麻醉、僅針孔傷口、無需恢復期,安全有效。此方法較適合用於中等大小以下的靜脈曲張,通常建議不只注射一次,減低復發率。
靜脈曲張術後1~2天會有痠痛、腫脹感,屬於正常反應,會逐漸消失。
1.深部靜脈阻塞者。
2.大小腿有異常疼痛感、時常有抽筋的現象。
3.皮膚表層已有明顯的藍色蜘蛛網狀血管。
4.腿部有異常的腫脹、大小差異。
1.傳統手術 傷口較大、恢復期也較長,對周邊組織特別是神經、血管分支破壞較多,目前已經較少使用。
2.靜脈內雷射 靜脈內雷射因能量不穩定,加熱的範圍並不一定均勻,若是靠近皮膚表面會有灼傷的可能性。
3.微創電波 加熱速度快,有表面燙傷的可能性,需要經驗的醫師執行。
1.術前醫師會安排抽血檢查,以排除血液凝結異常等特殊問題。
2.如有藥物過敏的問題,或有動脈、靜脈、心臟病等家族史,請事先告知醫師。
3.若有服用阿斯匹靈等抗凝血藥物,與醫師討論後術前暫時停藥。
1.手術後24小時內,盡量減少下床。活動後盡快上床,抬高腿部,促進血液回流。
2.手術後,腿部會以彈性繃帶均勻包裹,最好臥床休息2~3天。
3.避免在患側腿部上方施壓力,如穿緊身腰帶、吊帶或束腹等。
4.待醫師指示後穿著適宜的彈性襪。
5.臥床時患側膝蓋不宜彎曲,坐時勿交叉疊腿,不可長時間維持固定的姿勢,如一直站立或坐著。
6.傷口若有紅、腫、熱、痛、出血現象,應儘速返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