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 20211014_shutterstock_597933110
肉毒桿菌的劑量所謂的units其實並不是用來計算要打多少到病人的身上,原本只是藥物的單位,說明大約有幾克,但後來被引申成治療單位,這是一個方便行事的做法,但也後來一直被使用著,讓使用者對於藥物如何使用的想法都被廠商牽制住,也就是被洗腦。那到底多少肉毒桿菌素的量可以影響多少肌肉的量?我想這個是很值得探討的一個問題 大部分的肉毒治療都是會恢復的,但我們日復一日的工作告訴我們,肉毒桿菌素的注射在某劑量以上就可以造成永久性的肌肉萎縮。因為肉毒桿菌的機制是讓肌肉沒有神經的支配,進而造成肌肉萎縮達到機能或是美觀的目的,照一般的機制來看是可逆性的。但就我的觀察,在我們診所的治療上,的確是不少病患的結果是部分永久性的。
肉毒桿菌素的機制為何?
肉毒桿菌素的作用機制是蛋白質被在靠近肌肉的神經突觸所吸收後,這些蛋白質抑制了下指令的乙醯膽鹼小泡泡的釋放,因為沒有指令了,所以肌肉就不會收縮。這個機制也可以用在非骨骼肌的肌肉上,或是有小肌束的細胞。這樣的機制也可以解釋了肉毒桿菌素在不同的疾病的治療上所扮演的角色,如:肉毒桿菌素治療尿失禁、腦性麻痺的肌肉控制、眼部肌肉不正常收縮等。
肉毒桿菌素可以影響多少的肌肉量呢?
這一篇2017韓國人發表的文章是比較低端也比較簡單前顯易懂一些,再次確認了肉毒桿菌素的注射可以導致肌肉萎縮,但是定性的研究,告訴你往西方走就可以到極樂世界,但怎麼走,什麼是白骨精,並沒有說。這個研究沒有講述多少的量可以影響多少的肌肉。主要的評估參數是厚度並不是重量或容積,並不是我們要的答案,感覺是為了增加適應症而做的研究。
這篇文章來自波耳研究所(Niels Bohr Institute)的文章收錄在Nature雜誌,利用同步繞射的放射線Synchrotron Radiation X-ray Tomographic Microscopy (SRXTM)來幫助評估接受肉毒桿菌素治療肌肉量的變化。看起來在大白鼠的“換肉率”來說是3x20pg=60pg=0.75-0.81g莫約是10pg=1unit=0.125-0.135g的變化。可以證明了:大劑量、肌肉容積改變、肌肉協調性改變,但這是不是永久性的,沒有結論。是否這個數據可以套用在人身上,待文後再計算。
沒有辦法有結論
這些論文的實驗都只焦點放在“肌肉”,但活體的機制包含了其他的組織:軟組織、骨骼、代償肌、周邊神經。這些組織的存在都會影響肉毒桿菌素的效果。上述文章就是講述肉毒桿菌素會讓軟組織增加。聰明的大腦或神經組織會讓代償肌變大中和掉原本治療的肌肉效應或增加周邊神經的增生直接給予原本應受影響的骨骼肌乙烯膽鹼。這是單一肉毒桿菌素沒有辦法掌握的總和效應。
不過可以知道的是,如果想追求肌肉萎縮效果,總計量若是太低一定是沒有這樣的效果。而期待永久性效果的患者,在不知不覺當中,軟組織會一步一步取代肌肉,但因為每個個體的不同,他的效率也會不同。
《 免責聲明 》
◆ 本內文僅供參考,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實際狀況仍由醫師當面進行諮詢評估。
◆ 本公司取得商業圖片以及圖文授權曝光,經查證非經由本公司書面同意下,第三方將其任意轉載、修改使用,此侵權行為及造成所有之損害,本公司不負任何賠償責任,同時視情節將依法通知並提出告訴。
◆ 本網站力求網站內容之完整性,將會隨時更改,而不作另行通知。
※禁止任何網際網路服務業者轉錄其網路資訊之內容供人點閱。但以網路搜尋或超連結方式,進入醫療機構之網址(域)直接點閱者,不在此限。